2018-01-30 15:09:06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n.huatu.com/ 文章来源:湖南人事考试网
热点背景
最近,因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85万元,“十年来都泡在实验室”、“对新闻八卦没兴趣”的广州高校女博士饶源(化名)上了新闻热搜榜。当特殊的身份标签遇上令人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一场关于学历和社会阅历的讨论开始了。
热点分析
“一位女博士怎会识不破如此简单的诈骗套路?”“这是不是所谓的高分低能?”不难看出,绝大多数人将目光偏执地放在了“女博士”的标签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6年,清华大学女教授被骗1800万元一事也曾一度成为很多人的谈资。
这种吐槽和群嘲其实不难理解。当下,“高智商”是人们对博士群体的普遍共识,所以聚焦于“女博士”、“女教授”的标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高级知识分子习惯于“高看一眼”的态度,因而更对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基本常识感到诧异。
但是,苛责不能跑偏。其一,被骗与学历无关,舆论不该将矛头指向受害者。面对花样不断翻新、手段趋向精准的电信诈骗,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受骗者?如此嘲讽不但会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也会变相助长电信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其二,如何让电信诈骗彻底失去市场,诈骗分子会受到何种法律手段的惩处,通过这场热议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这些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根本所在。
从涉世未深的徐玉玉到“玩不转”网络的老年人,再到关闭朋友圈的女博士,他们或许只是电信诈骗受害者中的几个缩影和代表,其背后是广大的潜在受害群体和屡禁不止的电信诈骗犯罪。那么,在电信诈骗如此猖狂的形势下,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约束、科技创新等手段的作用,避免落入骗子的陷阱,无论是对于执法部门、监管部门还是百姓自身,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可以想见,通过对“高校博士遭诈骗85万”这一新闻的热议,人们难免生出这样的心理:连博士都会被骗,那么普通人被骗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由此,也就更加突显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高个体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近年来,无论是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电信诈骗3000元可入刑,超50万元最高可判无期,还是工信部加强落实电话实名制,都使得电信诈骗的疯狂势头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换另一种思路来看,电信诈骗越“精准”,恰恰说明了骗子们的“生意”越难做。当法治环境日渐趋良,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打击电信诈骗的信心、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和警惕性。
相关内容推荐:
省考信息——
2021湖南省考公告 | 职位查询 | 万人模考超级大奖赛
省考信息——2021湖南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 |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2021湖南公务员笔试备考资料 | 历年试题 | 时事热点
辅导课程——2021湖南公务员笔试课程 | 图书教材 | 网校课程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