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11:37:28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n.huatu.com/ 文章来源: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行”的奥秘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间正道,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是一个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处处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为了改变内忧外患的悲惨境遇和命运,许许多多爱国先驱前赴后继,不懈探索,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道路和命运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唤起了苦苦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中国人民的觉醒,找到了前进方向。一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这一切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源泉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和政治底色,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因此,“人民”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底色,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立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为人类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毕生的追求。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百年征途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正如习近平所讲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020年,一家国际知名公关公司发布信任度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达95%,在受访国家中高居第一。这一切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就将永远“行”。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问题意识,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是人民实践的产物。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与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人民接续奋斗,成功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这一切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只有在鲜活丰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挑战,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类文明共进步,是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的奥秘所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也曾指出,“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所处的历史时代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创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这一切充分证明,坚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
马克思主义“行”就行在广采博纳、包容互鉴,善于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习近平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善于以宽广视野和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自我封闭僵化、隔膜排斥其他文明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百年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发芽、开花、结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深远厚重的文化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积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滋养和丰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同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切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只有海纳百川、包容互鉴,在开放中博采众长、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才能生机盎然、“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
毛泽东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确立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让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照亮前行之路,引领中国人民走过了风雨兼程的百年历程,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
正是因为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强化理论武装。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历经艰难困苦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回望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伟大历程,我们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悟。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无论在战争环境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我们党都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不畏艰险,在神州大地播撒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为建党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1921年9月,建党仅仅两个月后,党中央就在上海成立人民出版社,负责人是李达,他拟订了丰富的出版计划,包括“马克思全书”15种,“列宁全书”14种,等等。1923年11月,党中央组建了上海书店,毛泽民曾担任经理,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年底,党中央在汉口建立了长江书店,在瞿秋白领导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出版马克思主义书籍40多种。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共产党人冒着被关押、被杀头的危险,秘密创办了华兴书局、上海神州国光社、北方人民出版社等,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党中央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所辖编译部在张闻天主持下开始系统编译马列主义著作,先后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列宁选集》等,对提高全党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43年5月,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作出了关于翻译工作的决定,指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决定由何凯丰、博古、洛甫、杨尚昆、师哲等组成翻译校阅委员会,重新校阅马恩列斯著作的中译本,以提高译文质量。1949年2月,党中央重新编审一套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12种重要马克思主义著作,经毛泽东审定送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干部必读”书目。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组建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机构——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开始大规模地、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马克思主义全部著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特别是党中央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高度重视理论强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进入新时代,取得新辉煌。习近平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专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要求“加大经典著作编译力度,坚持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培养一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骨干队伍。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逐步形成了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完整系统、准确可靠的经典著作版本体系,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思想理论资源,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仰。
正是因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行”,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纷纷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早年通过《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丢弃了很多物品,但马列著作却一直带在身边。他曾说道:“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有时只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后来的几十年里,他自己说仍然“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直到逝世时,身边还放着好几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周恩来曾在1936年对斯诺说:“在赴法国之前,我从译文中读过《共产党宣言》。”1975年1月,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期间,病重的周恩来总理见到《共产党宣言》中文本译者陈望道,仍然关心着《共产党宣言》最早中译本的下落。他深情地说:“这是马列老祖宗在我们中国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刘少奇回忆说,早年“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我准不准备献身于这个党所从事的事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他一生常以列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自勉,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研读马列著作。朱德始终以“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坚持研读党中央规定高级干部学习的32本马列著作,写下了许多学习笔记。在临终前不到两个月,他看到《共产党宣言》新译本后,不顾年高体弱,到中央党校看望译者成仿吾,称赞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邓小平同志18岁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开始学习《共产党宣言》,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后来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面对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严重挫折,“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一度甚嚣尘上,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振聋发聩地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魅力,看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
正是因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行”,无数马克思主义“播火者”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百年来,一批批马克思主义“播火者”坚守信仰、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在神州大地上播撒真理的火种,照亮前行之路,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驱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他“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从容就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留学法国时,不顾严重的哮喘疾病,废寝忘食地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回国后创作《社会进化论》一书,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就的第一部社会发展史,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瞿秋白,“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立誓“取得火种,把它点燃在中国的黑暗的大地”,被俘后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向刑场、慷慨就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也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曾经五度入狱,以自己一生的“直接行动”实现着“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的铮铮誓言。《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呕心沥血,食不知味,用真理的甘甜哺育灾难深重的中国,照亮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前行路,而自己长期受到反动当局的监视和迫害。著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吴亮平,在遭受王明的打击和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夜以继日地翻译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首次把这部马克思主义重要著作介绍给中国人民,后被国民党关进监狱,历经磨难。人们熟知的郭沫若,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先后翻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等,曾立志全文翻译《资本论》,表示“为翻译《资本论》而死,那也是死得光荣的”。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播火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动人篇章,生动诠释了“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的深刻含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要坚持“老祖宗”不能丢,又要不断说新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 魏海生)
原文标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源泉和思想武器
原文链接:http://www.people.com.cn/n1/2021/1026/c32306-32264612.html
相关内容推荐:
省考信息——
2022湖南省考招录公告 | 省考笔试大礼包
省考信息——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历年试题 | 时事热点
辅导课程——2022湖南公务员笔试课程 | 图书教材 | 网校课程
华图在线APP--全年300+模考|30W+题库|2000+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上一篇:埃及总统宣布不再延长国家紧急状态
下一篇:中欧班列助力中乌经贸合作
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18173153264
报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
报名网址:
changsha.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