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8 10:34:06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n.huatu.com/ 文章来源:湖南华图
2022年重要时政汇总
一、国内党政重要会议及讲话文件
(一)习近平重要讲话
1. 习近平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
2022年1月17日,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的演讲。演讲指出:(1)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2)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3)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4)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2. 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
2022年1月25日电,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提出5点建议:第一,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第二,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第三,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第四,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第五,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
3. 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昭示的重要认识;在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指出我国发展具有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代表委员们认为,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准确把握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为大家凝聚共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下团组”都提到了“安全”问题。总书记谆谆叮嘱,要切实履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再次强调,全军要抓紧抓实备战打仗工作,保持国家安全稳定,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五个“必由之路”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五个有利条件”是指:党的坚强领导是应对风雨来袭的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是稳中求进的压舱石,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发展厚植根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4. 习近平出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年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四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
习近平指出,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相互尊重、彼此激励、突破极限,在激情的比赛中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和“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场和平友谊的盛会、一场团结合作的盛会、一场鼓舞世界的盛会!
习近平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北京冬奥精神。这个精神是: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
5.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4月21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强调,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过去两年多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了艰苦努力。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告诉我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我们要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
——我们要共同促进经济复苏。
——我们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我们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
习近平强调,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总体保持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就了“亚洲奇迹”。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要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
第一,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第二,积极推动亚洲合作。第三,共同促进亚洲团结。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习近平最后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中华民族是青春的民族
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二)青年人的时代与命运
伟大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党的一大专门研究了建立和发展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1922年5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
(三)共青团的使命
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用先进思想启迪青年觉醒、凝聚青春力量,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为中国革命胜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祖国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共青团适应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青团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波澜壮阔的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
(四)百年来的宝贵经验
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的立身之本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青团。共青团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血脉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
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坚守理想信念的政治之魂
共青团把青年人组织起来,是在理想信念感召下坚定信仰的结合、科学主义的结合。团的一大就明确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亮出了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在一代又一代青年心中点亮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这是共青团最根本、最持久的凝聚力。
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进之力
党的奋斗主题就是团的行动方向。共青团紧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使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国青年运动一以贯之的恢弘主流。
百年征程,塑造了共青团扎根广大青年的活力之源
共青团历经百年沧桑而青春焕发,依靠的就是始终扎根广大青年,始终把工作重点聚焦在最广大的工农青年和普通青年群体,把心紧紧同青年连在一起,把青年人的心紧紧同党贴在一起。
(五)习近平给共青团提出的四点希望
坚持为党育人,始终成为引领中国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
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
心系广大青年,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
勇于自我革命,始终成为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组织。
(六)共产党对青年的关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入队、入团、入党,是青年追求政治进步的“人生三部曲”。
李大钊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倾注极大热忱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中国贸促会1952年成立以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为拉紧中外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国际经贸往来、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贸促会70年的历程,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体现,也是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见证。
习近平提出4点建议:
第一,聚力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筑多重抗疫防线,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第二,重振贸易投资。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面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要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做大合作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要挖掘创新增长潜力,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充分参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制定规则,为科技发展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环境。要深化创新交流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
第四,完善全球治理。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习近平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工商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8.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上的讲话
6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第一,我们要坚持和衷共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前不久,我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立足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中方愿同金砖伙伴一道,推动倡议落地见效,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第二,我们要坚持合作发展,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今年以来,我们发起金砖国家加强供应链合作倡议、贸易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倡议,通过了海关合作与行政互助协定、粮食安全合作战略,首次举办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金砖国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共同应对减贫、农业、能源、物流等领域挑战。要支持新开发银行做大做强,稳步吸收新成员,同时推动完善应急储备安排机制,筑牢金融安全网和防火墙。要拓展金砖国家跨境支付、信用评级合作,提升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去年,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出发,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中方愿同金砖伙伴一道,推动倡议走深走实,助力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第三,我们要坚持开拓创新,激发合作潜能和活力。我们要推动完善全球科技治理,让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
第四,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在2017年厦门会晤上,我提出了“金砖+”合作理念。5年来,“金砖+”模式不断深化拓展,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实现联合自强的典范。新形势下,金砖国家更要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我们在历史发展关键当口作出正确选择,采取负责任行动,对世界至关重要。让我们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勇毅前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9.习近平在庆祝香 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 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7月1日上午,庆祝香 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 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 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香 港回归祖国,开启了香 港历史新纪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 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 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2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第一,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第二,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
第三,必须落实“爱国者治 港”。
第四,必须保持香 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这是香 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
我们坚信,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在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香 港一定能够创造更大辉煌,一定能够同祖国人民一道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
(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
1. 连续19年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两条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项重点——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全文分为8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2. 历年一号文件关键词
年份 | 主题 | 年份 | 主题 |
2004 | 促进农民增收 | 2005 |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2006 | 社会主义新农村 | 2007 | 现代农业、新农村 |
2008 |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2009 | 农业稳定发展 |
2010 | 统筹城乡发展 | 2011 | 水利改革发展 |
2012 | 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供给保障 | 2013 | 现代农业 |
2014 | 深化农村改革 | 2015 | 改革创新力度 |
2016 | 全面小康 | 2017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8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2019 |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2020 | 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 2021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
2022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
3.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要举措
(1)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
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
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
(2)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
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
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
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
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3)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
发挥以工代赈作用,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
(4)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支持牧区发展和牧民增收,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5)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
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办好特殊教育。
(6)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
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
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
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
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创建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
(7)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
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8)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鼓励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等务实管用活动。
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
(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1. 2021年工作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8.1%;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5.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
粮食产量完成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地级及以上城市);
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2. 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局部疫情时有发生。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
政府工作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突出,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
3. 2022年政府工作方向
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4.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进出口保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5. 2022年部分重点工作
(1)财政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今年安排中央本级支出增长3.9%,其中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
(2)政府投资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3)减税
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4)就业
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
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
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
(5)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透明度;
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
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深化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科技创新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
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
(7)企业创新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8)消费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9)投资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
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
(10)农业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11)对外开放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
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
(12)改善生态环境
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13)教育
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14)医疗卫生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
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规范医疗机构收费和服务。
(15)社会保障
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加快推进工伤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16)住房
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17)社会治理
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重视社会心理服务;
严格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
(18)港澳台工作
继续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 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
(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2022年4月10日发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意见明确,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根据意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是: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
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六)《求是》杂志重要文章
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2022年1月1日出版的2022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讲话强调,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召开一次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这次全会《决议》同党作出的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讲话指出,要以学习全会精神为重点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
讲话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自觉坚守理想信念。这次全会《决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
讲话指出,要坚持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前途和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这次全会《决议》特别强调了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就是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保持党的团结统一,要求全党必须做到对党忠诚。
讲话指出,要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意志和本领。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将伴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我们必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把握斗争方向,把握斗争主动权,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讲话指出,要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要居安思危,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2022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文章强调,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这些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同时,我们要看到,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还要看到,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
文章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文章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文章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可能,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022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文章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文章指出,要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要注重实际、实事求是。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要严守规矩、不逾底线。要勤学苦练、增强本领。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2022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文章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
文章指出,要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文章指出,要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加强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
文章指出,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文章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
文章指出,要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2年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三是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四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五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六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第一,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第二,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第三,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第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第五,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第六,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
文章指出,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文章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6.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2年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文章指出,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结经验,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一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二是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三是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四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五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六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七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文章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增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责任担当,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尤其要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运用好,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遵循规则、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体谅包容、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第三,强化委员责任担当。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政治立场不能含糊、政治原则不能动摇。
7.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文章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文章指出,要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
文章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8.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战略眼光,增强风险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
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
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
文章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9.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强调,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指出,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文章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文章指出,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文章指出,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指出,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
文章指出,要发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
10.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文章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坚持节约优先,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优化海外资源保障能力,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发挥好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
文章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统筹做好“双控”、“双碳”工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二、社会热点要闻
1. 冬奥会、冬残奥会
(1)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2022年1月15日电,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联合国将发行主题为“体育促进和平”的邮票。这是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2)中国邮政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
2022年2月5日,由中国邮政发行的《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纪念》纪念邮票一套2枚日前正式亮相。邮票图案名称为“共向未来”“希望之光”。
(3)北京冬奥会首枚金牌
2022年2月5日下午,北京冬奥会首枚金牌在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产生,在越野滑雪女子双追逐项目比赛中,挪威选手特蕾丝·约海于格以44分13秒7的成绩获得冠军。
(4)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首枚金牌
2月5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由武大靖、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张雨婷组成的中国短道混合接力队5日晚滑出2分37秒348的好成绩,夺得了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项目的冠军。这也是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首枚金牌。
(5)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历史
2022年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表达,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刷新了单届冬奥会获金牌数和奖牌数两项纪录,名列金牌榜第3位,创造了自1980年参加冬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北京冬奥会 中国代表团 获得金牌 | ||
金牌 | 项目 | 运动员 |
第一枚 | 短道速滑混合两千米接力 | 范可心、曲春雨、张雨婷、任子威、武大靖 |
第二枚 | 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 | 任子威 |
第三枚 | 女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 | 谷爱凌 |
第四枚 | 男子500米速度滑冰 | 高亭宇 |
第五枚 | 女子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 | 徐梦桃 |
第六枚 | 男子大跳台单板滑雪 | 苏翊鸣 |
第七枚 | 男子空中技巧自由式滑雪 | 齐广璞 |
第八枚 | 女子U型场地技巧自由式滑雪 | 谷爱凌 |
第九枚 | 双人花样滑冰 | 隋文静、韩聪 |
(6)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获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
2022年2月21日,国际奥委会举行答谢招待会,向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获得奥林匹克金质勋章。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等5人颁授奥林匹克银质勋章,向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颁授徽章。
(7)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3月4日晚开幕
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的北京冬残奥会2022年3月4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开幕。开幕式将会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在表演与仪式的结合中凸显人文关怀,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8)刘子旭斩获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首金
202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冬残奥会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刘子旭凭借十发全中、零处罚的成绩斩获金牌。这是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首金,也是中国在残奥雪上项目中的首枚金牌。
(9)新时代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3月13日晚在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闭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将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牢记总书记的指示,以“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为目标,我国始终把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与增进残疾人健康福祉的长远利益联系在一起,将残疾人体育事业纳入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有85名运动员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占88.5%,平均年龄25岁。中国军团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总计61枚奖牌的优异成绩,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创造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我国新版《全民健身计划》明确提出“支持举办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公共健身设施无障碍环境”。国家体育总局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将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大局,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0)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2022年4月8日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等148个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授予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2.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
2022年1月1日电,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
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2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
2022年1月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2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将完成载人航天6次重大任务,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还将完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
4. 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运营
2022年1月7日电,2017年12月28日,重点控制工程“一桥一隧”进场施工,杭台高铁(杭绍台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历时四年,杭台高铁于1月8日开通运营,这是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
5. 嫦娥五号探测数据显示:采样区一吨月壤约含一百二十克水
2022年1月10日电,基于嫦娥五号携带的“月球矿物光谱仪”探测的数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了月表原位条件下的水含量。发现,嫦娥五号采样区的水含量在120ppm(百万分之一)以下,而从别的地方溅射到采样区的更古老岩石中的水含量约为180ppm。这就相当于1吨月壤中大约有120克水,1吨岩石中大约有180克水。
6. 2020年迪拜世博会举行中国国家馆日活动
2022年1月10日,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举行活动,迪拜世博会是在中东地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其中国馆名为“华夏之光”,本届世博会中国馆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和机遇”,从共同的梦想、共同的地球、共同的家园、共同的未来4个方面,展示中国发展成就,展现中国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不懈努力。
7. 中白建交30周年纪念邮票和首日封在白俄罗斯发行
2022年1月12日,中白建交30周年纪念邮票和首日封发行仪式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据介绍,此次邮票发行总量为3万套,每套5枚。邮票图案由中白两国国徽组成,国徽下方配有白俄罗斯语“白中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字样。
8. 我国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体目标
2022年1月13日电,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体目标。
9. 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女航天员
截至2022年1月15日,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在轨超100天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也是我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10. 《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发布
2022年1月16日电,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对恶意侵权者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解释》自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
2022年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紧紧围绕“国家级、权威性、开放型、有影响”的目标,努力建设成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载体、系统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智库、宣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平台、阐释传播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阵地。
12. 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2022年1月18日电,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我国团队凭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我国研发成功零下271摄氏度超流氨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
13. 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公布
2022年1月27日电,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公布。北京延庆海陀、河北涞源、河北崇礼、内蒙古扎兰屯、辽宁宽甸天桥沟、吉林丰满松花湖、吉林抚松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四川大邑西岭雪山、陕西太白鳌山、新疆乌鲁木齐南山和新疆阿勒泰等12家滑雪旅游度假地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14. 农业农村部修订发布《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农业农村部修订发布《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自202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2020年1月1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同时废止。新修订的《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主要针对原规定中不符合新《行政处罚法》的条款作了修订,调整了农业行政处罚程序的适用范围,细化了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调查取证、查封扣押到送达执行的程序规则,修改了农业行政处罚的适用规则和审查条件,完善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司法衔接等机制。
15. 我国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DEM)历时两年全面建成
2022年2月2日,我国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DEM)历时两年全面建成,实现了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对陆地国土全覆盖。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全部成果已接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作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的时空基底,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战略性数据资源和重要生产要素。
16. 女足获亚洲杯冠军
2022年2月6日,女足2022亚洲杯决赛,中国队逆转韩国队,时隔16年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这是中国女足第9次捧起亚洲杯冠军奖杯】。中国女足队长王珊珊当选本届亚洲杯MVP【最有价值球员】。
17.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
2022年2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显示: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执行55次发射任务,全球共实施146次发射任务。2022年中国航天计划全年载人航天工程计划实施6次发射任务,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全面建成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及多型商业运载火箭将首飞。
18. 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2022年2月15,国务院正式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梯次推进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脱贫地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19. 月球年代函数模型建立
2022年2月16日,利用嫦娥五号月球“土特产”的同位素年龄和着陆区撞击坑统计结果,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目前常用月球年代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更精确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
20.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2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导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相关案件,统一裁判标准,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22.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吉祥物新形象发布
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吉祥物新形象2022年3月1日在海口发布。本届消博会以海南长臂猿为原型,聚焦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在海南的优势,形成了“种植猿”“潜水猿”“宇航猿”三个新形象。
23.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彭士禄
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杨振宁
颁奖词: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顾诵芬
颁奖词: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吴天一
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朱彦夫
颁奖词: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中国航天人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苏炳添
颁奖词: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陈贝儿
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张顺东、李国秀
颁奖词: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江梦南
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24. 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公布
全国妇联决定授予布茹玛汗·毛勒朵、李桓英、尹建敏、关欣、胡海岚、卢宇彤、路生梅、杨宁、甘公荣、吴蓉瑾等10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布茹玛汗·毛勒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
李桓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生,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尹建敏: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欣:海军航空大学某实验室教授
胡海岚: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宇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路生梅: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
杨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甘公荣: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
吴蓉瑾: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
25.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揭晓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最终名单。艾爱国、刘湘宾、陈兆海、周建民、洪家光、刘更生、卢仁峰、徐立平、张路明、刘丽等10人当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26. “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表示,近期“天琴一号”卫星获得全球重力场数据,这是我国首次使用国产自主卫星测得这一数据,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德后第三个有能力自主探测全球重力场的国家。
27. 新华社发文总结2021年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2022年3月11日,新华社发文总结2021年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主要的有: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平均精度2-3米;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0000000米(4万千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最深下潜至10909米;中国嫦娥五号带回月壤重量1731克。
28.我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开工建设
3月20日,我国首个地铁北斗定位系统在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开工建设,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室内空间导航定位系统,预计将于今年内建成。
地铁北斗定位系统覆盖北京地铁首都机场线30公里运行线路和5座车站,该系统将使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定位精度提高到优于2米,不仅可用于车辆调度、客运组织、应急处置等方面,同时乘客能够使用手机地图,通过三维立体导航实现地铁站内复杂空间的导航定位。
29. 2030年之前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我们还会有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等等陆续出台。后续的主要任务,一个是要对深远空间的小行星进行探测,把小行星的样品能够采集回来。小行星采样过后,我们还要准备在火星采样返回,我们希望也是在2030年前后能够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我们希望在2049年完成100个天文单位,到达距离地球150亿公里的地方,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到太阳系边的探测实现。
吴伟仁委员表示,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深空探测以及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我国成立了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安徽省,是一个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30. 国际田联认证中国男子接力队获东京奥运会铜牌
国际田联官网显示,中国运动员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的信息中都已标注了“奥运会铜牌得主”。这意味着,中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铜牌。2021年8月6日,苏炳添率领的中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中跑出了37秒79的成绩,名列第四。获得第二的英国队因队员乌贾被认定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于今年2月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定收回银牌。由此,中国队递补获得铜牌。
31. 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202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32.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
2022年3月29日17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33.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2022年3月31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最终评审结果。十个项目分别是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湖南澧县鸡叫城遗址、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项目为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以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实物证据。
34.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5. 首个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立
4月18日上午,国家植物园正式在北京揭牌成立。在首都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代表了国家植物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
36. 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启动
5月8日,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开展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从5月9日开始,以“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为主题,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专项答题、家庭教育精品课程等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
37.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空间站建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和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8. 我国创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新纪录
5月15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海拔4300米的科考基地起飞,4时40分成功升空到9032米,超过珠峰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新纪录。浮空艇搭载的观测仪器同步记录了从地表到高空的大气组分数据和水汽传输过程。
39. 李家超高票当选香 港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香 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5月8日举行。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
40. 我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船在广州下水
我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船“珠海云”5月18日在广州下水。该船可搭载多种类、批量化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目前,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底交付使用。无人化和智能化系统应用,可提升我国海洋观测及科考任务的能力和范围。
41. 劳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独立课程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推荐了十个任务群,将整理与收纳、烹饪、打扫卫生等纳入课程内容,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42. 2022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
2022年5月26日,2022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贵阳开幕,今年的主题是“抢数字新机 享数字价值”。大会围绕东数西算、数据市场培育、数据完全、工业互联网赋能、元宇宙等多个议题开展线上论坛。同时,在博览会发布环节,多家企业、创客等将向全球发布关于元宇宙应用场景、工业物联网、东数西算等多个方面的最前沿科研以及应用成果。
43.“探火”一年
中国国家航天局日前发布的信息显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一年来,祝融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行驶总里程1921米。环绕器自发射以来已飞行661天,进入环火轨道后,持续开展遥感探测。目前,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940GB。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火星科学数据。
44.我国首座潮光互补型电站并网发电
5月30日,我国首座光伏与潮汐能综合利用的新型电站国家能源集团浙江温岭潮光互补智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年发电量可超1亿度,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新成效。
45.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首飞成功
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这是我国第二架投入试飞的AG600飞机。此次首飞的AG600,最大起飞重量60吨,最大载水量12吨。
46.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6月5日上午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17时42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按照任务计划,三名航天员随后将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站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47.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在全国发行
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稿61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习近平同志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党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48.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
日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将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
49.“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启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将持续开展“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等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50.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发布
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近日完成,这也是迄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地质图。该图以中国嫦娥工程数据为基础,利用国际上其他资料,提出新的月球地质年表,可为月球科学研究、探测规划、着陆点选址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51.中国天眼FAST发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
中国天眼FAST近日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该成果为构建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模型、理解这一剧烈的宇宙神秘现象打下基础。
52.三星堆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发布
6月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在四川广汉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其中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其中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发现除5号、6号坑年代稍晚,3、4、7、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3000年。
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为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6月16日,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内提取出一件长着翅膀的青铜羽蛇和一件金面罩铜头像,日前8号坑出土的顶尊屈身倒立铜人像疑似与36年前2号祭祀坑出土的鸟脚人像残件断裂处高度吻合。目前,三星堆遗址考古逐渐转入文物清理和研究阶段,三星堆考古科普传播基地正式挂牌。
53.我国将新建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在胶东半岛、黄淮、四川盆地等区域选址新建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16个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国家大气本底站全覆盖。
目前,我国建立了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北京上甸子、黑龙江龙凤山、浙江临安、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新疆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共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形成国家级大气本底观测网络。
54.新疆和若铁路开通 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贯通
6月16日,从新疆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6月16日上午,随着5818次首发列车从新疆和田站驶出,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从和田一路向东穿越沙海,延伸至若羌县,全长82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铁路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工程建设方采用修建过沙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等方式,形成防沙护路的绿色屏障。和若铁路与现有格库铁路、南疆铁路共同构成一条2712公里的环形铁路,“环抱”塔克拉玛干沙漠。它的开通标志着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形成。
这条国家Ⅰ级单线铁路结束了和田地区洛浦、策勒、于田、民丰和巴州且末县等多地不通火车的历史,极大便利了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
55.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 命名福建舰
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6月17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
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56.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北京丰台站开通运营
6月20日,经过4年的改扩建,百年老站北京丰台站以全新面貌开通运营,北京首都又添城市新地标。
改建后的北京丰台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将安排京广高速铁路,京沪、京九普速铁路等多条线路的列车始发终到作业,运营初期安排旅客列车120列。北京丰台站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铁、普铁双层车场重叠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了“顶层高铁、地面普铁、地下地铁”的立体交通模式,方便旅客“无缝”换乘城市交通;建设了人性化、便捷的旅客服务系统和覆盖全站的无障碍设施,可提供售票、问询、公安制证、快递、重点旅客预约和急客临时改签等服务;采用光伏发电系统、自然照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可大幅节约建设投资和今后运营的节能降耗。
57.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营
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襄阳东至万州北段(郑渝高铁襄万段)于6月20日建成开通,我国西南地区外出的又一快速客运通道——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北京、郑州至重庆分别最快6小时46分、4小时23分可达,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系将更加紧密。
58.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
2022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自然资源部表示,将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59.我国在运最大核电站全面投产 核能发电能力稳步提升
6月23日21时35分,辽宁红沿河核电6号机组圆满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我国在运最大的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红沿河核电站是我国东北地区首座核电站,共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67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80亿度。
60.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投产
2022年6月26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基地大量应用了5G、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从项目管控、车间建造到厂区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填补了我国海洋油气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
相关内容推荐:
省考信息——
2022湖南省考招录公告 | 省考笔试大礼包
省考信息——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历年分数线
备考资料——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 历年试题 | 时事热点
辅导课程——2022湖南公务员笔试课程 | 图书教材 | 网校课程
华图在线APP--全年300+模考|30W+题库|2000+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18173153264
报名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
报名网址:
changsha.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