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1:23:56 安徽人事考试网 文章来源:河北特岗教师招考网
以上是『河北特岗教师职位表』招聘3670人!202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已公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北特岗教师公告,河北省特岗教师职位表,河北特岗教师,河北特岗教师招考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北特岗教师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招聘3670人!202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已公布!
202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公告已发布,招聘3670人!华图教育将同步河北特岗教师招考网更新202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相关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2023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https://ah.huatu.com/zt/hetgjszwb/
2023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公告https://ah.huatu.com/zt/hetgjsksgg/
一、目标任务
(一) 实施范围
2023 年河北省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 招聘数量
2023 年河北省计划招聘中央“特岗计划”教师 3670名,涉及 40 个县,各设岗县招聘名额和岗位设置详见《河北省2023年中央“特岗计划”各县招聘岗位表》 (附件1)。
二、工作原则
(一)“特岗计划”采取公开招聘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自愿、择优”原则,坚持与教师编制统筹管理相结合,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相结合,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相结合原则。
(二)各设岗县必须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招聘特岗教师。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英语、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的补充。
(三)重点为乡村学校补充特岗教师,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
三、招聘条件
(一) 招聘对象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以师范类专业为主。
2.具有河北省户籍(或生源) 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不包括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类专业专科毕业生)。
(二)基本条件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2.年龄不超过30 周岁 (1993年6月1日后出生),且未就业或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 (聘用) 合同。
3.应聘初中教师岗位须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聘小学教师岗位应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专科学历。根据设岗县要求,应聘《河北省2023年中央“特岗计划”各县招聘岗位表》中带“★”号的小学教师岗位须具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
4.教师资格证书要求
(1)应聘初中教师岗位,须具有初级或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应聘岗位学科须与本人教师资格证书任教学科一致。
应聘小学教师岗位,须具有小学或初级、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应聘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岗位,要求教师资格证书任教学科须与岗位学科一致或为小学全科; 其他小学岗位不限教师资格证书任教学科。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可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聘相应岗位,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不符合岗位要求。
(2)暂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但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的应聘人员,可按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或《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上的学段、学科并依照上述 (1)中的要求报考相应岗位。在签订《河北省 2023 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聘用协议书》前须取得并提供相应教师资格证书。
5.具有《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标准,语文学科岗位须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标准。
以上是『河北特岗教师职位表』招聘3670人!2023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已公布!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北特岗教师公告,河北省特岗教师职位表,河北特岗教师,河北特岗教师招考网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北特岗教师考试网,及关注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2023年相关考试试题:
不识菖蒲、艾条模样,不知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蕴,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将端午这一拥有2500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简单与“粽子节”画上等号。绵延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究竟是“精神坐标”的传承形式,还是“吃”文化的代名词?
犹记得古人看书之前,必要“沐浴更衣”的习俗,对待端午佳节,对待上桌的美食粽子,我们虽然不必要沐浴焚香,但是却应该记得这个节日起码的起源。而现实情况是,尽管借助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人们对于端午节的认识更加广泛和多元,但是谈到节日如何过、怎样过,大多数人还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仪式感”的缺失,让很多青年人,正在逐渐失去对于端午节的兴趣。
传统文化节日传承需要点“仪式感”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文化发展也更加多元化。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过年也就是为了包一顿饺子……这些“吃货节”的背后隐含着太多的无奈,体现出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隐忧:这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更是一种传承危机。也许平淡的节日里需要加一点调料,让传统文化节日多几分“仪式感”。
“仪式感”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灿烂的的文化自是不可言说。每个传统节日都与相应的文化传承习俗或者所谓的仪式。这些民间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成了某些特定的仪式,在这些仪式中,我们更能品味传统文化的味道,进而助力文化的传承。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彰显的是爱国为民的优良美德;中秋在于图一个举家团圆,共赏一路明月的好彩头;新年在于取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意,在赛龙舟,上月,吃团圆饭等一系列仪式中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仪式中弘扬传统文化。
“仪式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力保障。中国的文化讲究兼容并包,海纳百川。这也给很多外来文化可乘之机,人们越发崇洋媚外,圣诞节平安夜在中国大行其道,互赠苹果扮圣诞老人等西方仪式俯拾即是。虽然文化传播与交流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但也应该警惕文化自卑。盲目追求洋节的背后固然存在一定的猎奇心理,根本是还是由于对本土文化认同度不够,缺少对于本土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是一种精神上对本国文化的自我认可,体现在言谈举止的精气神中,体现在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上。增加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进文化的交流和共享,通过文化的共享,诸多文化资源走出封闭状态,以一种积极、开放、亲民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接受公众观赏。在传统文化的仪式感中民众才能真正的体悟到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到我们文化的思想内涵、精神底蕴,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保持传统文化节日传承的“仪式感”,应注重精神内核的挖掘。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自有其过人之处,远非大众眼中的那般肤浅。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一些对历史人物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到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然而没有了精神内核的节日仪式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七夕节讲一下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讲讲乞巧节的由来,会看到古代对年轻人的美好期待,中秋节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讲中国人的飞天梦,会看到古人对于未知的探寻,看到古人的义利观……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的背后是不屈不挠的中国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文化传承的真正价值所在。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其仪式更要挖掘其内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让文化传承的“仪式”深入人心,让文化如水,浸润心田,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书卷里的中国”,“节日里的中国”。
华图官方微信
报名电话:0731-85222299 0731-89901259
微信号:18900703720
报名地址:长沙市 芙蓉区五一大道新华大厦四楼华图教育
报名网址:hn.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