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务员【天天享学】2月14日真题演练
2012-02-14 11:24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2012年湖南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198109267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履行公务,有利于表现其庄重性、严肃性以及守法、执法、为公众服务的职业特征,同时也体现出现代的、开放的气息和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自身素质、品位和形象的一种体现。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准确、高效履行公务的需要
B.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需要
C.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为社会作出表率的需要
D.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工作人员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的一种体现
2.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各类制成品价格也开始逐步上升,价格上涨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
A.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3.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做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B.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
C.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为理论基础
4.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种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外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
A.动物的行为选择
B.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
C.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
D.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
5.城市标语,应以言简意赅、精当准确、最具感染力和理解力的语言表述,挖掘出该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换言之,简洁、精辟、概括、深刻,这应是拟订一则城市标语在语言表述上最基本的特质和要求。而反观我国有些城市拟订的城市标语,却失之于冗赘、牵强,它们或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藻饰,或在特色定位上过于罗致,或在品质挖掘上过于牵强,从而给人以刻意、盲目甚或浮躁不实之感。
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A.城市标语应凸现城市特色 B.含糊空洞,难以体现城市风貌
C.攀移附会,自我淡化城市个性 D.牵强冗赘,盲目罗致城市特色
6.数字控制具有精准性,也具有高效性;不仅适用于简单的批量工作,而且适用于复杂的单件工作;不仅讲标准、讲程序,而且讲规范、讲信用,一旦操作违反了设计的路线,数控就会自动作出反应,“命令”正处于工作状态的各环节戛然而止。制度则是规范行为、统一方向、提高效率的。管理靠制度,制度如数控。
由此得出( )。
A.管者,拘束之意也,具有刚性,是一种硬约束
B.制度是管的要义所在
C.没有制度,就导致各行其是,远离甚至背离预先设定的目标
D.没有制度,就失去了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7.2007年6月,科学家宣布,他们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些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能产生身体内包括卵子和精子在内的所有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功效。同年11月,科学家再次报告说,他们成功地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项研究解决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
由此不能得出的是( )。
A.用人类皮肤细胞仿制出胚胎干细胞
B.今后将彻底改变干细胞研究的科学与政策
C.今后将为生物医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D.伦理问题与生物医学研究方向关系不大
9.已知:(1)如果甲和乙是肇事者,丙就不是肇事者;(2)如果丁是肇事者,那么乙就是肇事者;(3)甲和
丙都是肇事者。
由此推出( )。
A.乙和丁都是肇事者
B.乙和丁都不是肇事者
C.乙是肇事者,丁不是肇事者
D.乙不是肇事者,丁是肇事者
10.假定一个人群只有两个人A、B构成,A、B均知道一件命题p,p是A、B的知识,但此时p还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当A、B双方均知道对方知道p,并且他们各自都知道对方知道自己知道p……这是一个无穷的过程。
由此推出( )。
A.p与A、B之间是公共知识 B.p与A、B之间是基础知识
C.p与A、B之间是通用知识 D.p与A、B之间是同一知识
公务员考试政策官方咨询微博:http://weibo.com/i8tc
更多湖南公务员考试资料》》点击进入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