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5)
2010-10-02 11:27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金融改革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体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