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1-85215502 湖南分校

  2010年郴州公务员面试下午考试题解析(7月16日):

[真题]

  1、对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有何看法?

  2、假如单位安排你和一个孕妇去完成一个工作,她把事情都推给你做,你会怎么办?

  3、单位派你和专家去上海引进人才,在网上被误解为公款旅游,你如何处理?

[解析]

  1、对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有何看法?

  【试题分析】

  社会热点类综合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此题以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唐骏学历造假事件为前题,考查考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一斑而窥全豹,这才是本题考查的真正目的。

  【解题思路】首先讲一下唐骏学历造假事件的背景,并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理性的看待这个事件,其次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再次,提出合理性建议解决问题;最后拔高升华。

  【参考答案】

  2010年7月1日,科普作家方舟子在网上炮轰“打工皇帝”唐骏的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历系伪造,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这一事件还没有得到最终的证实,但是已经引起了很多人关于道德、教育、诚信等方面的争议。我认为要辩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这个事件就否定唐骏的全部成绩,学历只是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以学历文凭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社会意识是学历造假现象产生的根源。在我国,高学历往往代表了较高的智商和能力,学历成了毕业生们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也成了招工单位招聘的首要标准。于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假证,假文凭,用以迎合这个标准。

  第二,不合理的评价制度。很多单位的评价晋升体系中,文凭,学术论文,获奖情况等成了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很多人为了能够顺利晋升不惜造假。

  第三,教育监管不到位。现在国内国外很多大学其实没有办学资质,但是为了谋取利益,只要交钱就能够拿到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没有办学资质的“野鸡大学”监管不到位,致使很多假文凭泛滥。

  第四,个人道德和诚信的缺失。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惜造假,这样欺骗了用人单位,欺骗了以他为榜样的人,引发了人们的诚信危机。

  真正杜绝造假现象,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首先,企业在招聘时不能仅仅盯着学历和文凭,更重要的是要看应聘者真正的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在更多的情况下,要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在更广阔的范围去服务社会。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对一些没有教学资质的学校进行查处,并且严禁高等院校以各种名目办硕士博士培训班,滥发资格证,毕业证。避免那些漏网之鱼有机可乘、有孔可入、有隙可进。

  再次,在学校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在今后的学校教育过程中,进行更多的诚信、素质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在广大学生和社会公民中树立诚以立人的意识。

  大家对唐骏事件之所以反应这么激烈是因为唐骏一直以来在青年人心中的影响力,作为公众人物,他应该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其实,一个人的学历并不能说明一切,关键是看你能否认真努力,能否坚持坚定地信仰并付诸实践,这样无论学历多低最后都会成功。

  2、假如单位安排你和一个孕妇去完成一个工作,她把事情都推给你做,你会怎么办?

  【试题分析】

  情景处理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此题为“你”设置的工作搭档很特殊—孕妇。考生要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本着关心,理解,帮助,沟通的原则,处理好与这个同事的关系。

  【解题思路】

  首先表明自己对于这种情况的态度;其次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来协调工作任务,关心理解同事,与她交流沟通创造和谐氛围,各尽其力完成好工作;最后做出总结,拔高升华。

  【参考答案】

  单位安排我和一位孕妇出去完成一项工作,这说明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但是由于我的搭档是一个孕妇,情况很特殊,她把工作都推给我,我要本着理解,关心,帮助同事的原则,处理好与这位同事的关系,同时也不能耽误工作进程。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工作:

  首先,我会和这位同事进行一次沟通,了解一下是不是是不是工作安排的时候没有根据同事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这位同事因怀孕身体承担不了现有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会立刻调整工作安排,本着关心理解帮助的原则,自己多承担一些工作,把一些脏活累活全都承担下来,分给同事一些轻松的辅助性的工作,并在自己干完活的时候多帮助她分担一些工作。

  其次我会了解一下同事把工作推给我做,是不是因为她还有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使她不能很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那我就要在平时多关心她多照顾她,让她减轻身体上的不适同时也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安心工作。

  再次如果同事确实有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难,有可能耽误工作进程,我会帮这位同事向领导申请,按照同事的情况对工作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如果需要的话请领导再派另一个同事协同我工作,保证工作顺利完成。

  单位就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员工之间都应该团结互助,理解和关心同事,在这个和谐的氛围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的同时,本着以工作为重的原则,顺利开展好工作。

  3、单位派你和专家去上海引进人才,在网上被误解为公款旅游,你如何处理?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情景处理与应变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考生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澄清网上的误解,消除影响,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有条不紊,切忌啰嗦不清。

  【解题思路】

  首先,表明自己对与这件事的态度;其次,上网了解网上的误解情况;再次,采取实际行动进行澄清;最后,总结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我此次是和专家去上海引进人才,却被网上误解为公款旅游,如果不及时澄清误解的话,对于我个人和单位的名誉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一定要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来澄清事实,消除误解,维护单位形象。

  首先,我要上网详细了解网上对我们这次上海之行的说法,调查一下究竟是我们的什么行为或者活动引起了网友的误会,最好是能够跟网友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误解在哪里,并具有针对性的解释澄清。如果是我们的宣传活动引起的误会,我们需要对我们去上海的目的进行解释;如果是我们的个人行为引起的误会,我们则需要在网上以个人名义发帖进行解释回应。

  其次,可以采取网上澄清和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来澄清事实,第一,在单位的网站上发布新闻,详细介绍我们此次上海之行的目的是为了引进人才,并将自己和专家在上海的行程发布出来,如果有能够发布的工作图片的话也要放上去,增强说服力;第二,如果网上的误解还是无法消除的话,要迅速联系相关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这次去上海之行是为了引进人才,详细说明这次的目的和行程。我相信,经过我这么开诚布公的解释,网上的误解也一定能消除。

  最后,保证下次再因公出差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以及影响,谨言慎行并努力完成工作,在工差过程中,不能有会被误认为公款旅游的逛街购物、游玩景点等的私人行为,并吸取教训,以后单位的任何重大活动都要及时在网上详细公布明细,让群众了解事情真相,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