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1-85215502 湖南分校

  46. D

  【解析】该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乘坐公共汽车时(在纸张上)写字”,一是“把字写在公共汽车上”,存在歧义的原因是方位词界限模糊。

  47. A

  【解析】“他们”是人称代词,不可能指物,故CD容易排除。“他们”是“旅游者”尊重的对象,故“旅游者”不可能是“他们”。

  48. A

  【解析】A项是“游侠在民间悄然兴起”的原因,也是“游侠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社会基础。B项“封建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无中生有,因为文中只是说“游侠的作为无形中威胁到封建法制”,尚未达到“严重破坏”之程度。C项所答非所问,“游侠行为威胁封建法制”是儒、墨、法等学派敌视和攻击游侠的原因,却非“游侠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意义。D项无中生有,凭常识亦可排除。

  49. B

  【解析】先归纳各句句意,第一句讲了“道德”的范畴和起源,第二句讲了“道德”的内涵,第三句到五句讲“道德” 在我国的起源,注意第五句只是荀子对“道德”最高境界的理解。然后从结构上分析,前后是总分的解说关系,前半段粗略介绍范畴、起源和内涵,后半段详细展开。本题与2008年国考第二题结构非常相似,可以说是后者的翻版。

  50. A

  【解析】本段结构清楚,前面举例,最后一句是作者对例证的阐释,亦即论点。

  51. A

  【解析】本题考前后主语一致,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他”,这个“他”显然是“王师傅”,前一句的主语应当与之一, 致, ,据此可以排除BC。A项省略主语“王师傅”,但仍与第三句一致。D项的表述缺乏铺垫,与后句的“谦虚”语意上不连贯。

  52. B

  【解析】主旨题,需要分析结构——原文是驳论体,首先提出批驳的对象“学会普通话是为了与人交流,学会方言则是为了传承文化”,然后从两个层面(论据)进行批驳,一是“方言的工具价值之皮犹不存”,二是“同时掌握普通话和方言谈何容易”。A是论据,作用是支持论点而非论点本身,CD都是批驳的对象,唯有B项是受到支持的论点。

  53. B

  【解析】A项前句是让步关联词“哪怕”,后句却是转折关联词“却”,应替换其一。C项“虽然”应和“但是”连用,“然而”一般单用。D项前句是必要条件关联词“只有”,后句却是充分条件关联词“就”,应替换其一。

  54. C

  【解析】本题较易,文中有明显的时间线索,由三个时间可确定判断基点是4—1—2,简单选C。

  55. A

  【解析】B偷换概念,将“尊重自己和他人”偷换成“贵族和平民”。CD无中生有。

  56. B

  【解析】B项错误比较明显,前句“你来我往,舌剑唇枪”说明气氛热烈,后句却说“一度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前后矛盾。

  57. C

  【解析】C项错误比较明显,第一个分句缺主语。

  58. C

  【解析】例句是兼语句,“每个同学”既是第一动词“希望”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成为”的主语。C项“通讯员”既是第一动词“派”的宾语,又是第二动词“送”的主语。两句结构完全相同。

  59. C

  【解析】A偷换概念,与原文就不符,原文是“社会化的要求片面地膨胀得太厉害”,A项将“社会化的要求”偷换成 “欲望”。B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讲到交流是人最根本的欲望。D项错因之一是绝对化,原文只是说自然生态不平衡“可能”由人类自身精神生态不平衡造成,是一种不确定的推测,D项去掉“可能”,变成确定的断语,错因之二在于概括得不够全面,本段不限于讲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还包括“社会化”、“文化生态”。C 项是最全面的表述。

  60. A

  【解析】BD都是无中生有的信息,容易排除。C不但是无中生有,而且违反常识。由“惧怕失败就不是年轻人了”可推知A正确。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