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1-85215502 湖南分校

  2012年湖南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198109267

  课程推荐:2012湖南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

  1 D.[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根据文段前后的逻辑语义关系可知,“扰乱”与“秩序”相接更合适,“侵略”是指国家或者主权等,这里也不合适。“侵犯”和“骚扰”更加合适。而“络绎不绝”更多的是形容人员拥挤、车马众多。所以选择D选项。

  2 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根据题意可以看出,这家医药公司是一跃成为行业之首,不能与“名列”和“位于”这样的静止的实词搭配。“跃居”是指跃升到第几位,“跻身”是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或者某一位置。同时,“转移”是改换位置,“迁移”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这里“转移”更合适。所以选择A选项。

  3 B.[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由于”“因为”等词汇都是表因果,而且是仅有这些原因,而前面的“湿地总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4%”也是湿地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一部分原因,所以用“加之”和“加上”比较好。“趋向”着重指事物发展的方向或指事物向某个方向发展,“趋势”着重指事物发展的情势,这里“趋势”表达更准确。所以选择B选项。

  4 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气概”指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豪迈的态度、神气,或事物显示出的气色、声势、风貌,常跟“轩昂”、“非凡”、“豪迈”等配合。“气魄”指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人的气量、魄力,也指事物的气势,常跟“有”、“宏大”、“狭小”等配合。而“气势”和“气焰”常用于贬义。在这里对这位穿军装的少年是表扬称赞,所以应该是使用褒义词更为准确。所以选择A选项。

  5 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成语分析题。根据成语的意思,“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后三这都是形容行人往来的,不符合语境。所以选择A选项。

  6 D.[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例举了岳飞和辛弃疾这两位豪放派文人的代表作品节选,接着写到读了这些句子“让人们读到了他们的心声和抱负,惺惺相惜”也会像他们一样“心底里徒生出一番忧国忧民的伟大志向来”,即文人相帅的爱国义气让人心生共鸣。C项表述过于概括,没有聚焦到爱国文人这一关键词上,予以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

  7 A.[解析] 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以“如果……那么……”的句式开头,引出领导干部由于其身份特殊,读书对领导干部的影响不仅停留在个人层面,还会扩大到社会层面。言外之意,领导干部读什么书的问题是个大问题,所以希望领导干部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对于其他选项,由于文段的主题是“领导干部”和“读书”,B项没有突出“读书”,而D项没有突出“领导干部”。“权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是文段论述的中心,C项不正确。所以选择A选项。

  8 D.[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总—分形式的行文脉络,首句即是本段的核心观点:读书人是世间幸福的人。接下来从正面论述读书人为什么幸福。“由此我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又从反面论证了为什么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A项只涉及了文段前半部分内容。文段的主语是读书人,而不是阅读,因此B项不准确。C项中“丧失阅读能力的人”不等同于“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因此也予以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

  9 C.[解析] 这是一道主旨题。文段阐述了普及普通话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普及普通话关系到现代化建设,说明这项工作责任重大;“却远远没有做到‘语同音’”,说明还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即“任重而道远”。所以选择C选项。A项和D项仅概括了一个方面。B项不是本段的主要意思,予以排除。所以选择C选项。

  10 C.[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文意推断题。“令人痛惜”表现出作者的态度:即“耻”与“耻感文化”不应被当代国人所淡忘。文段首先强调了“耻”的重要性,以此来衬托我们不能没有“耻”,“耻感文化”应该被重新提倡。A、B和D项都是在讲“耻”的重要性,而没有触及作者写作是为了什么,要倡导什么。所以选择C选项

  公务员考试政策官方咨询微博:http://weibo.com/i8tc

  更多湖南公务员考试资料》》点击进入 :2012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每日一练-【天天享学】活动专题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