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1-85215502 湖南分校

  三、案例分析题(4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0分,第3题8分,第4小题12分,共40分。)

  第1题:

  王某在A建筑材料厂从事行政管理工作,2005年3月王某研制出一种“建筑装饰粘合剂”。2005年5月将该粘合剂申请专利,申请书中发明人为王某,申请人为A建筑材料厂,2007年4月被授予专利权。该专利的权利要求内容为:“一种建筑装饰粘合剂,其特征为:粘合剂中含有12-40%的聚苯乙烯,15-30%的有机溶剂(二甲苯、甲苯、醋酸乙酯、丁酮或无苯硝酸漆稀料),2-10%的添加填料(硅灰石粉),0.2-2%的香料(花露水或香精)”。在申请专利时着重强调了硅灰石粉与石灰石的具体不同之处,并由此最终获得授权。2004年4月,A建筑材料厂在市场上发现B公司生产一种“903新型防水建筑胶”的产品,该产品与其专利产品类似。经北京某研究所检测分析,发现“903新型防水建筑胶”与专利产品基本相同,只有两项不同,一是无香料,二是填料不是硅灰石,而是CaMg(CO3)2(即碳酸钙、碳酸镁)。A建筑材料厂向法院起诉,称B公司用的CaMg(CO3)2的性能与硅灰石相同,是等同替换,香料在专利技术中不是必要技术特征,其它技术特征均落入专利特征范围内,已构成专利侵权,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B公司辩称:首先,原告主体不合格,发明人是王某,专利权应属于王某,不是A建筑材料厂;其次,自己生产的产品主要材料为CaMg(CO3)2,而不是硅灰石,并且没有香料,不在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请求法院驳回A建筑材料厂的起诉。与此同时,张某发现王某的专利技术与其2004年10月在国家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一项技术内容一致,认为A建筑材料厂、王某、B公司均构成对他的侵权,要求他们停止侵权,赔偿其经济损失。

  问题:

  ⑴B公司的“903新型防水建筑胶”技术中填料的变更是否构成等同替换?为什么?

  ⑵A建筑材料厂诉称B公司的填料成份不同但功能一致,构成侵权,这与专利申请时的陈述有别,其违反了什么原则?为什么?

  ⑶A建筑材料厂可否为原告,为什么?

  ⑷张某的主张是否正确,为什么?

  ⑸对这两起诉讼,程序上应如何进行?法院应如何裁判?

  第2题:

  李某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将被害妇女王某强行奸淫,之后又强迫王某卖淫。案发后,被人民法院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服刑十年后,于2001年2月10日被假释。假释后,李某一直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于是在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李某多次作庄地下六合彩的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要职业。一年多的时间,获利达九万多元,均用于个人挥霍。由于李某的“彩民”张某欠其“彩款”一万多元,日久未还。2007年3月14日,李某等候在某小学门口,将张某刚放学的7岁男孩张小某骗至车上带走,送到邻市一朋友刘某家中,然后请朋友宋某为其代写了一封给张某的信,威胁说:张某必须在五天内送还四万元,其中一万多元为“彩款”,二万多元为利息,否则,将其儿子张小某卖掉抵债。张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张小某获解救,李某被抓获归案。李某在逮捕羁押期间,如实交代了在2003年6月一起抢劫摩托车的行为。同时,将其知道的曾经在本市有重大影响,但一直未破获的重大网络诈骗案件的重要线索告诉了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据此线索,成功破获了这起重大网络诈骗案。

  问题:

  ⑴李某拐卖、奸淫并强迫其卖淫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

  ⑵对李某作庄地下六合彩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⑶对李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⑷李某带走张小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为什么?

  ⑸对李某抢劫摩托车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⑹本案中宋某、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处理?

  ⑺对李某最后的刑罚应如何确定?为什么?

  第3题:

  单某为某市电器商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6年4月,单某以本市百货公司名义从国外进口一批家电产品,共计价值80多万元。之后,单某将该批家电产品销售给了本市某家电公司。电器商场董事会得知此事后,认为单某身为本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负有竞业禁止义务,不得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业务,单某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应属无效。于是,决议责成单某取消该合同,而将该批家电产品由电器商场买下。某家电公司认为,该批家电产品的买卖,是在本公司与百货公司之间进行的,与电器商场无关。合同的成立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合同的内容不违法,所以是有效的。至于单某作为电器商场董事长而经营与电器商场相同业务,属于电器商场的内部事务,与百货公司和家电公司无关。双方争执不下,遂诉至人民法院。法院查明,单某曾于2006年1月违反章程擅自决定以电器商场一幢楼房为电器商场第四大股东本市某建筑工程公司的债务提供担保;于2006年3月将自己的一辆小轿车卖给电器商场,事后公司的股东才知晓情况。

  问题:

  ⑴单某买卖家电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⑵电器商场的主张有依据吗?为什么?

  ⑶对单某买卖家电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⑷对单某为建筑工程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可能做出哪些处理?

  ⑸单某卖小轿车给电器商场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还可以对单某追究何种法律责任?

湖南法检考试网   湖南两院考试网

2012年湖南法检两院考试网络课程
科目 学时 教师 试听 学费 联报学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36 沈栋、郜爽、邓淳、罗红军
¥760
¥1280
申论 24 张小龙
¥680
审判专业基础知识 12 罗红军
¥360
 
检察专业基础知识 12 罗红军
¥360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更多关于 法院真题试卷 的内容: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