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考大纲深度解析暨报考指导大会文字版(3)
2010-10-13 13:33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李委明]: 我们的例题跟原来基本上不一样了,以前的例题非常简单,和我们真正的考试题目差别很大,我们现在和上一年考试真题作为大纲的题目放在里头,意味着难度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是一定会有小幅度的上升。两方面,第一是数量关系方面。第一,在例题的讲解的上面,仍然强调了两种能力,一个是基本运算法则,一个是基本数学知识。这代表了基本的数学基本功。 10:31
[李委明]: 这两部分仍然是我们考试的重点,第二点是一个变化,在前面对数量关系描述的情况下,以前的描述是什么样的?是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而现在把数字和数据关系,简化为数据关系,而把数字省去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也是这两年的特点,这是在出题的时候,更加强调的不是单个数字之间的特点和关系,而更加强调数字之间的关系。 10:32
[李委明]: 第三点,之前强调的是技能,现在强调的是能力,意味着以后的考试不是简单的数学技巧性,更多的强调数学题目当中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和实际工作能力关系比较大的数学思想。 10:33
[李委明]: 第二方面是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里第一个变化,从题型上来说,文字、图形、表格,这三者在今年的表述说成文字、图表等。这强调了从去年开始,材料之间的综合性和整合性。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后做题很难遇到单一性质的材料,更多遇到综合性质的。比较明显的是文字和图形,图形和表格,文字和表格,这种题型会见得越来越多,但是这种题型大家会发现比单一型的难很多。第二个方面,把材料的性质由原来的统计性、数据性,更改为现在的纯粹的统计性。把数据性直接省掉了。这一方面是规范,另外也强调跟数量关系类似的特点,强调了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联系,纯粹的数据可能没有关联,但是统计一定是有关联的。很多考生做资料分析的时候也知道每个数字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一个算式也会算,但是不知道找哪几个数字算,这也是考察的重点。 10:35
[李委明]: 第三个方面,原来强调的是分析、比较、计算三个方面,而在最近的大纲里加入了推测,变成了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两年的真题如果大家做过会发现要说难度,绝大部分承认的最大难度在于计算,我们在考题里会更加强调大家的推测能力,推测在我们备考里主要体现在两种能力,第一种是估算,第二种是推算。 10:36
[李委明]: 这是我讲的两点内容。然后是分析,数量关系主要考察三个放第一是数学基本功,第三数字之间的联系,第三,强调重要的数学思想。资料分析,第一强调材料的综合,第二强调材料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第三,强调我们的推测能力,也就是估算和推算的能力。谢谢大家! 10:37
[主持人]: 下面有请蔡金龙给我们带来判断推理方面的内容。 10:37
[蔡金龙]: 我讲的是逻辑判断。首先谈一下基本的感受,拿到大纲首先想到了分和合。我们无法规避到这两个字,从前年开始联考,这是合,现在我们不断的分级分科,分成不同的群体来考。这里的合是为了分。就我这科而言,总体上有两点。 10:38
[蔡金龙]: 逻辑三年以来一直是稳定的,逻辑的顺序这几年没有变,一直在所有试卷的中间,逻辑的稳定源于两个特点,一个是难度湿中,第二,区别度较大。大家在测查逻辑的时候,确实会出现学员在得分很低,也有很高。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分开。在逻辑的过程中试图进行了强化素质,我看到了通过试图的背景强化素质。比如说在后面的整个逻辑判断的过程中,融入了现实生活中相关的逻辑背景。联考的过程中,说到了踢假球的事,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这个就是在强化素质,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逻辑行为。就总体而言谈两点。 10:40
[蔡金龙]: 第一个是图形推理,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里提醒考生几点,题目变简单,不一定考核的时候就变简单,因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增加了一些群体的考核,题目变简单,还有一个可能,方便这些人阅读。增加了一些群体,这些群体可能不是在校学生,长时间不考试了,把题目变简单方便他们阅读,这个可能性大家不要忽略。第二,在大纲上没有写明的东西,并不代表不考。立体图形的考察不要忽略。 10:42
[蔡金龙]: 第二个题型我讲解的是定义。五这里给出一个样题,08年的国考,定义这道题在整个判断推理过程中,一直是很难创新的,我给它定义为很难创新,在定义判断这给大家提个醒,定义判断不要忽略了曾经在江苏出现过的多定义判断。 10:43
[蔡金龙]: 因为什么呢?这个题型多年没有创新。第三个模块是类比推理。变了一道题,螺钉和螺帽,大家不是很熟悉,这道题是C,插座和插头,应该反过来,而是应该插头插座,这不是大毛病,这题出在什么地方呢?这题出现在过08年的宁夏试题,我要提的是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大家不要忽略几点:第一,大家不要忽略06年之前的题,第二,不要忽略普遍意义上的小考,尤其是在联考实行之后被遗漏的小考。 10:44
[蔡金龙]: 大家要注重充分发觉以往非常重要的题但是不被关注的。还有江西的,希望大家进一步的关注。地是第三个类比推理。第四个是我们所说的逻辑判断。逻辑判断这里又改了一道题,改了10年的题,为什么改了10年的新题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点,第一,典型,第二,验证。典型是不过时,与时俱进,第二验证是什么呢?因为在整个逻辑的过程中,尤其是逻辑判断,经常出现有争议性的题。这些争议性的题,各个地方都有答案。其实这是验证。希望大家各个地方的整个大纲不要忽略,大纲中的答案可以让我们作为验证的一个依据。 10:47
[蔡金龙]: 最后希望大家在整个阅读大纲和分析大纲的过程中,要横向和纵向双向结合,纵向的结合是要结合历年的真题,06年之前的命题惯性不要忽略。第二,横向的要结合整个的大纲,要有一个认识。总的来说,判断推理整个是追求稳定,也希望大家积极备考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谢谢! 10:48
[主持人]: 下面有请伍景玉老师给大家带来常识模块的内容。 10:48
[伍景玉]: 常识在整个行测当中两个极端,既是引起大家充分注意又是被大家充分忽略的。我从一个质的意义上形容,如果说公考,现在全国上下说中国第一大考或者说第二大考来说,有这样一个特点,常识最吸引大家的眼球的是,它说常识知识要求大家的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如果都放到常识上考,在五大模块当中,已经把其他的模块真正的考核点渗透上了。所以我说如果说把公考作为第一大考,常识这个模块,虽然大家敏感度很高,但是考试的时候相对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