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考大纲深度解析暨报考指导大会文字版(6)
2010-10-13 13:33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蔡金龙]: 最后一个阶段,在考前一周的时间内进行浓缩阶段。当你在考前的时候,能够把整个公务员考试浓缩在两张纸甚至一张纸的时候,就代表你已经学好了。这是时间的准备。 11:32
[蔡金龙]: 第三个,材料的准备。这里提到两点,甚多同学问先看书还是先听课,如果时间充裕,我的原则是先看书再听课。当你时间不充裕的时候,先听课后看书。我就总三个方面,一个是基本原则,一个是时间,第三个是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11:33
[主持人]: 当然除了备考,职位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年像很多非常热门的职位大家都会报,竞争非常激烈,下面于洪泽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职位选择方面的内容。 11:33
[于洪泽]: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的太快,看到大家专注的神情,知道大家跟我一样陶醉在老师的讲解中。下面对在座的考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关于职位申报的技巧。 11:35
[于洪泽]: 理解政策是一个基础,深入社会是一个重点,选报职位是一个关键。选报职位经常有一些误区,今天就三个方面跟大家探讨。第一个方面解剖一些职位,第二,如何选报职位的系统思考,第三个选报职位的建议。 11:36
[于洪泽]: 大家知道,前不久有一个特别热的概念叫红领,这是中央实践的总结,在华图我们也有总结,就是把这样的活动贯彻在先进的红领,意图有两个方面。第一个这是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人,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有共同职业理想的人,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看到0—9这样的职位,对我们来说要有系统的思考。大家看到左边这排都是在职业列表中可以看到,10—13是在我们的职位分析表上可以查道的。14—18是我们在备考中为大家总结出来的,我们把这个叫做选择的指标库,或者说选择的结合。只有结合没有用,要有辩证的思考。 11:38
[于洪泽]: 在6—11硬约束条是必须符合的,如果不符合的就直接抛掉,最关键的是选择适合我们的,下面是重要的软约束条件,它之所以重要,跟我们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大家不用记,我们运营中心给大家制订了一系列的资料,大家可以到华图任何一个分校拿,今天只需要听和理解。 11:40
[于洪泽]: 下面看怎么操作,硬约束条件实际上就是淘汰,硬约束条件面对你的软约束条件的重点是排序,这个软的约束条件,每一个都是很诱人的,都是放在基本的前提。有的同学说我的选择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这个时候你把部门作为第一要素,所有不符合部门选择的,其他的全部抛掉,这样的话就在排序的过程中,逐渐的找到了你心里的职位。这样我们做一个结合,会发现有很多约束条件,实际上你是不知道的,比如说刚才看到的给大家列出的列表,是我们的教育中心,把所有的软的约束条件做了一个分析统计,比如说什么时间段在报考的时候会产生高峰,很多同学说你前面报了,我后面找了一个没有人报的职位,面试最低分是多少分,这些你都不知道,这些我们约束条件给大家都做了分析。比如说这几个职位都很好,你看一下分数,最少123分,什么概念呢?就是行测要达到70分,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有可能,申论要达到54、55分,是不是这样的?你如果跟钟老师是朋友,不然的话很难。 11:42
[于洪泽]: 你说这怎么可能呢?是人考的成绩吗?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别想了,免得你对人产生怀疑。也有一些职位,国家规定的市县级的就是93、94分,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这里举例说一下怎么把两方面的条件结合考虑,经过综合以后,把自己的位置定位。 11:43
[于洪泽]: 很多同学把薪酬待遇作为参与,大家基于生活的需要,只要成为公务员没有太多的困难和问题,差别并不是很大。所以大家要抛弃这个误区,走到我们的系统思维上来。 11:45
[于洪泽]: 下面是关于流程的问题,很多同学因为其他事情的干扰忽略了对流程的关注,我们对这个流程的列表做了出来。还有自我认知,把这些结合起来,各位就不会特别的盲目。你所选择的职位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了。还有多要素的选择,你是要就业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如果是就业,根据你的专业和情况,可以选择一些所谓所说的竞争力稍微弱一些的。 11:47
[于洪泽]: 总之,希望大家真的像前面几位老师说的那样,把这个作为你将来职业生涯中的起点,尤其产生一些系统的思考,通过考试对我们的综合素质,社会素质,有一个很好的提升。我要说的就是这些。谢谢!11:48
[主持人]: 哪位同学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 11:51
[提问]: 今年的材料分析题是25题还是20题? 11:51
[李委明]: 资料分析是行测当中,去年的是25道,您的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知道,还有这个问题也是不重要的,如果是20道题,四篇材料希望在25分钟内完成,如果是25道题在30分钟内完成。 11:52
[提问]: 我代表收看直播的网友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讲解,在网上我们的学员一次又一次的鼓掌,我们提出很多问题。首先问一下我们的于老师,在报考公告里关于基层工作经验讲的太笼统了,请于老师具体讲一下。 11:53
[于洪泽]: 请大家看报考指南,那里是比较详细的,在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第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全部是基层工作经历,关键是时间,时间从在这个单位报道算起。其他的如果比如说多华图来按劳动合同算起。如果具体的问题上有什么问题,建议你打咨询电话,因为在网申的时候是机器审核,你觉得符合要求就可以填报,他不管这些,你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主要是在面试的时候免得有问题。如果对边界有问题的,到招考机关进行咨询。 11:56
[提问]: 问一下钟老师,第一个问题,申论案例是否分为正面案例,负面案例,理论案例,申论材料每一自然段都是这样划分的。第二个问题比较宏观,申论考试应该准备那些参考材料,谢谢钟老师。 11:56
[钟君]: 这个考生的问题代表了现在备考一类考生的普遍问题。这个问题李老师回答的特别好,想知道但是不重要,不管是什么案例,都是对我们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加以判断的,至于说一定要讲那一种案例特别关注的话,这里强调一点,在材料中出现的观点性的案例是特别需要关注的。这种观点有三种,一种是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第二是专家学者的观点,第二,普通老百姓的观点。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是标准和准绳,所有的意思照单全收的。专家学者的观点是辩证批评的看,老百姓的观点往往反映的是老百姓利益的诉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在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要给予充分的考虑。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应。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