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考申论(省级)真题及参考范文(11)
2011-08-13 13:47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153964710
【资料4分析】此则资料为依据性—事实性资料。具体介绍了荷兰“围海造田”与我国“围湖造田”的事例及引发自然灾害、受到自然惩罚的后果。对资料加以引申拓展,可以从中衍化出一些更为深刻的理论,给人们启示和警醒。例如:
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宜盲目,应着眼长远,兼顾当前,遵循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应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政府在制定国家政策前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统筹,理论联系实际,走与群众相结合的路线。
此则资料是作答申论第二大题的依据,反映问题,给人启示,应精读。
【资料5分析】此则资料为参考性—事实性资料。列举了南方某市“围海造田”引发自然灾害,遭遇破坏的事例。这与第4则资料中“荷兰‘围海造田’”与“我国‘围湖造田’”有着颇为相似的初衷和结局,虽只是一个事例,但对作答申论试题第二大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资料反映了问题,阅读方式为略读。
【资料6分析】此则资料为干扰性—事实性资料。通过对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领海范围介绍,引出海岛问题。由于当前我国在海岛的保护开发上还不够完善,海岛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大,但脆弱易受破坏,由此,引出对海岛开发保护的对策:即在进一步加强海岛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基础上,尽快为海岛立法,成立《海岛保护法(草案)》,来维护海岛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此则资料细化了海洋主题下的海岛内容,强调了海岛主权的归属和海岛立法的必要性,暗示了我国海岛主权的独立及维护国土完整的决心。这则资料对作答后面“海洋主题”的申论试题没有多大联系,属于干扰性资料,无太多借鉴价值,可略读。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点击进入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