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731-85215502 湖南分校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153964710

  课程推荐:2012国家公务员笔试辅导课程

  (三)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解题思路】策论结合 侧重对策

  第三大题要求考生草拟一份报告的内容要点。结合今年考试大纲中对省级以上考生的能力要求,本题是“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诠释。从标题《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来看,只是提出了总体的政策建议,而这一政策建议从何而来,为何提出,并未给出明确的内容提示,而需要考生“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从作答要求中的身份提示来看,“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这一身份决定了作答本题的立场是从某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但是既然是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请示内容,又必须通观全局,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提出方案,站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上考量。两者相结合,把大纲中关于“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这一要求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作答要求上来看,“要求1”中的“内容全面,有针对性”给了考生一个重要参考。“针对性”是与对策相联系的一个概念,问题和对策并存,才有“针对性”存在的必要。“针对性强”也是对策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公文只是个形式,本题的实质仍是对策题,而且只是要求考生写出内容要点,而不需要写出称谓、结语等公文格式内容,更加彰显了本题的对策性质。将对策融入公文写作之中,是国考一大命题趋势,考生必须加强这方面训练。从作答顺序上来看,应该先陈述基本情况,指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再指出存在问题,说明“诸侯经济”的危害,从而证明建立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必要性,最后提出高屋建瓴的宏观设想,供上级领导参考。

  【参考答案】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近年来,海洋经济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沿海经济区域整体布局已初步形成,发展潜力巨大。

  从目前各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各省基本采用“集中集约用海”的政策,“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势在必行。

  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一定要统筹规划,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形成若干产业集聚区,实现资源互补,把原来分散发展的海洋经济区域整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大力发展海洋高科技产业、海岛旅游业等优势产业,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半岛蓝色经济区,将为我省及沿海各省经济发展定位一个高起点,提供难得的经济发展机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点评】

  作答内容全面、具体,条理清晰,语言通顺流畅,拟制的对策针对性和可操作行都较强。答案高度概括,文字精要,体现出表达简明的要求。

  本题要求考生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而不是报告全文,并且没有对报告的格式做严格的要求,因此,考生无需写出称谓、结语等公文格式,只需依据资料,从某省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通观全局,站在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可。综合资料,纳入国家战略的理由是“我省”的地理位置能够利用海洋资源,带动沿河、沿海、周边其它地区发展,且能整合、集聚省内各地区的资源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下,在半岛地区建立一批科学技术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点击进入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湖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更多关于 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 的内容: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