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考申论(省级)真题及参考范文(9)
2011-08-13 13:47 湖南公务员考试网 http://hn.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QQ群:153964710
二、资料综合分析
2010年国考申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试卷有6则资料,字数是6045字,相对于2009年的11则、6584字和2008年的11则、6336字有了数量上的转变,这无疑减少了试卷的繁复和难度,便于考生阅读。
2009年国家申论考试的资料较为复杂,主题之下还包括“产业升级、粮食安全”两个考查点,如此隐晦不易被发现察觉,令考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2010年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的申论考试,从资料2的开篇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话语中和第四大题文章写作围绕的角度上,就可以明确这次考试的主题——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属于生态文明建设类。其浅显易懂,考生在浏览资料和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找到主题。
【资料1分析】此则资料为依据性—事实性资料。给出了资料的主题背景——海洋,介绍了海洋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态物种繁多,但是我国人均海洋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情况。随着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排进渤海海域,使其污染日益加大,赤潮现象频发,海水自净能力差,鱼类品种减少甚至个别生态物种濒临绝迹,十几年后渤海可能会成为“死海”。海洋污染不仅毁灭了鱼儿的家园,甚至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内容里提出了具体改善渤海生态环境的对策。
这部分资料包含原因、反映问题、蕴藏对策、潜含影响,是作答试卷第一大题中的1、2两小题、第三大题对策拟制、第四大题文章对策部分写作的重要信息,尤其对作答第一大题1小题中“死海”的特征描述概括可以进行有力的解释说明,应该精读。在作答第2小题时,可将其海洋污染后的危害进行引申拓展,不能将作答要点局限于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失衡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挖掘延伸,拓展思维,如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平衡,毒化了人类食物链,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并且破坏了海洋景观,影响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
【资料2分析】此则资料为依据性—事实性资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逐年上升,蓝色经济发展区具备的科技创新技能、地理人才优势使其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对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个详细介绍,对作答第三大题提供了要点和背景信息。
同时,资料也简略地列出了半岛蓝色经济区存在的问题,如“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为此,从该省知名专家W分析及呼吁中、有识之士的赞许里抽调出“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首先,应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来,对半岛海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为渤海立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加强对渤海的保护;
其次,实现该地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充分整合各地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形成以海洋高科技为中心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半岛地区海洋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再次,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则资料提供了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完整信息,不仅反映问题,而且蕴藏对策,为第三大题内容要点的概括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阅读方式为精读。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点击进入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